【財新網】6月10日上海新增新冠感染者較前一日增加5例,當日沒有無癥狀感染者轉歸,新增感染16例。當日社會面發(fā)現6例感染者,4例確診病例、2例無癥狀感染者。
據6月10日的上海疫情防控發(fā)布會通報,確診病例1:男,82歲,居住于虹口區(qū)歐陽路街道大連西路165弄。確診病例2:女,30歲,居住于虹口區(qū)四川北路街道山陰路55號。確診病例3:男,37歲,居住于寶山區(qū)高境鎮(zhèn)吉浦路615弄。確診病例4:女,43歲,居住于靜安區(qū)臨汾路街道聞喜路251弄。3與4的軌跡均涉及楊浦區(qū)邯鄲路585號蘇寧易購五角場店,有同一重點場所的暴露史。無癥狀感染者1:女,68歲,居住于靜安區(qū)共和新路街道共和新路1302號。無癥狀感染者6:男,42歲,居住于奉賢區(qū)南橋鎮(zhèn)新建中路394號小區(qū)。相關地點已被列為中風險地區(qū)。
當日無新增本土死亡病例,4月17日至5月18日以及5月20日至23日、25日至26日連續(xù)出現死亡病例,本輪疫情合計死亡已有588例。
據上海市衛(wèi)健委6月11日晨通報,2022年6月10日0—24時,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例和無癥狀感染者9例,其中3例確診病例和7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(fā)現。
截至6月9日24時,尚在院治療的本土確診病例208例,較前一日減少24例;在院治療病例中重癥、危重20例,較前一日減少3例,其中重癥10例,危重10例。
上海無癥狀感染者占90.74%
財新記者通過計算上海市衛(wèi)建委通報數據發(fā)現,自3月1日至6月10日,剔除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后,上海本輪疫情實際陽性感染者總數已超62萬,累計626948例,其中確診病例為58052例,約占陽性病例總數的9.26%,無癥狀感染者568896例,約占90.74%。
從整體上看,無癥狀轉歸比例較低,截至6月10日,無癥狀轉確診的感染者合計22527例,占無癥狀總人數的3.81%。
動態(tài)清零之下,疫情擴散被控制,分析通報數據發(fā)現,3月27至4月9日之間,上海新增確診病例主要在風險人群篩查中發(fā)現,日均占比近80%。從4月10日開始,上海日增確診病例主要在隔離管控人群中發(fā)現,日均占65%,在風險人群檢測中確診的病例占比降至15%。至6月10日該占比已到96%以上,其余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。
上海本輪疫情以來,日新增無癥狀感染者約90%在隔離管控人群中發(fā)現,4月1日之后,每日新增無癥狀感染者已有約99%在管控人群中發(fā)現;4月29日和30日兩天,100%在管控人群中發(fā)現,即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。
5月1日至9日,社會面連續(xù)發(fā)現感染者,5月10日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,5月11日至13日又分別有2例、4例、1例無癥狀感染者在社會面發(fā)現。5月14日至18日,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。5月19日,社會面再次發(fā)現3例無癥狀感染者。5月20日至23日,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。5月24日,社會面發(fā)現1例無癥狀感染者。5月25日至26日,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。5月27日至29日,社會面連續(xù)發(fā)現確診病例,每天1例。5月30日至6月1日,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。
6月2日,社會面發(fā)現確診病例3例,無癥狀感染者4例。6月3日,社會面發(fā)現確診病例2例,無癥狀感染者1例。6月4日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。6月5日,社會面發(fā)現確診病例2例,無癥狀感染者1例。6月6日,社會面發(fā)現2例確診病例。6月7日,社會面發(fā)現2例確診病例、2例無癥狀感染者。6月8日,社會面未發(fā)現感染者。6月9日,社會面發(fā)現確診病例5例,無癥狀感染者1例。6月10日,社會面發(fā)現確診病例4例,無癥狀感染者2例。
上海本輪疫情合計死亡588例
4月17日至5月18日以及5月20日至23日、25日至26日,上海連續(xù)出現死亡病例,共同點是多數人年齡均較高,合并多種嚴重基礎疾病或腫瘤,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所致。上海本輪疫情合計死亡已有588例,病死率0.0938%(588例死亡病例/ 626846例總感染人數),除一心源性猝死,其余均有基礎病。
5月27日至6月10日無新增本土死亡病例。
5月26日新增本土死亡1例,為87歲女性,合并有冠心病、急性心功能不全、I型呼吸衰竭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基礎疾病,入院后因病情加重,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原因為基礎疾病。
5月25日新增本土死亡1例,為63歲女性,合并有急性消化道大出血、腦外傷后遺癥、阿爾茨海默病、墜積性肺炎等急慢性基礎疾病,入院后病情迅速加重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原因為基礎疾病。
5月24日無新增死亡病例。
5月23日新增本土死亡1例,為85歲女性,合并有高血壓3級(極高危)、腦梗死后遺癥、阿爾茨海默病、帕金森病等基礎疾病,入院后因突發(fā)心源性猝死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原因為基礎疾病。
5月22日新增本土死亡1例,為93歲女性,合并有心律失常、高血壓3級(極高危)、焦慮、抑郁障礙等基礎疾病,入院后因突發(fā)急性心肌梗死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原因為基礎疾病。
5月21日新增本土死亡3例,平均年齡81.3歲,最小年齡71歲,最大年齡88歲,合并有多種嚴重的急慢性基礎疾病,包括腦外傷、陳舊性腦梗死、血管性癡呆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墜積性肺炎、股骨頸骨折等。患者入院后,2例因原發(fā)疾病加重,1例因心源性猝死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。
5月20日新增本土死亡1例,為89歲女性,合并有心律失常、高血壓3級(極高危)、阿爾茨海默癥等基礎疾病,入院后因突發(fā)急性心肌梗死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原因為基礎疾病。
5月19日無新增死亡病例。
5月18日新增1例本土死亡病例,為64歲男性,合并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基礎疾病,入院后因突發(fā)心臟驟停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原因為基礎疾病。
5月17日新增本土死亡3例,平均年齡69.7歲,最小年齡66歲,最大年齡74歲,合并有惡性腫瘤或嚴重的急慢性基礎性疾病,包括胃癌晚期、心源性猝死、擴張型心肌病、全心衰竭、高血壓3級(極高危)、帕金森病、腎功能不全等。患者入院后,原發(fā)疾病加重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的直接原因為基礎疾病或腫瘤。
5月16日新增本土死亡1例,為92歲女性,合并有冠心病、心功能不全、血管性癡呆、腎功能不全等基礎疾病,入院后因原發(fā)疾病加重并發(fā)心源性休克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直接原因為基礎疾病。
5月15日新增本土死亡4例,平均年齡86.5歲,最小年齡80歲,最大年齡93歲,均合并有嚴重的慢性基礎疾病及腫瘤,包括食道腫瘤、冠心病、心功能不全4級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腎功能不全、慢性硬膜下血腫等?;颊呷朐汉螅l(fā)疾病加重,經搶救無效死亡。死亡的直接原因為基礎疾病或腫瘤。